欢迎来到言教授要撞坏了笔趣阁相似的小说!今日更新:529章
章节列表 共8860章
第一章 重生之仙欲
第二章 忘忧草论坛社区在线
第三章 顾少霆宋斯曼
第四章 强迫臣服西无最 全文免费阅读
第五章 龙神少年
第六章 亚洲国模私拍人体gogo
第七章 我的灵魂在古代3
第八章 盛势小说
第九章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
第十章 PO18自由的小说阅读器在线

第52991章

daokangming.com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量子位,作者:衡宇,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百花齐放,但尸横遍野。

这就是躬身入局AI大模型创业的玉伯,对2024年创业现状的真实体感。

但这位昔日的阿里前端第一人,还是选择加入了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用AI聚焦内容创作者群体。

入场2个月,公司估值过亿;入场6个月,推出首款产品YouMind,开放内测20多天来,反响不错,有近5000人排队申请(最后通过了千余人)。

他还有些喜出望外地告诉量子位,迄今为止,已付费的种子用户比他预料中更多。

玉伯是谁?

这个名字在前端开发领域圈子里家喻户晓,且和现在大多数打工人每日用的办公工具/平台息息相关:

硕士就读于中科院物理所;

2008年加入淘宝UED(UserExperienceDesign)部门担任前端工程师,和团队陆续推出了SeaJS、KISSY等框架;

2012年转入支付宝前端开发部,负责基础组,后来创立了体验技术部,致力于设计语言AntDesign、数据可视化AntV等;

2016年,主导了笔记与文档知识库语雀(完全建立叫云雀)的开发,并在2019年开始了语雀的商业化尝试;

2021年,生产力协同事业部成立,玉伯负责主要产品语雀+白雁;

2023年4月,入职阿里15年、职级P10的玉伯离开蚂蚁;紧接着入职字节旗下飞书,担任飞书产品副总裁;

2024年4月,玉伯离职飞书,次月在杭州创办AI公司思维天空。

11月底,思维天空的第一款产品问世,并于12月6日开启内测:

YouMind,一个面向全球创作者的AI工具,覆盖全流程,能整合多模态那种。

不过,玉伯很直接地告诉量子位,目前大家看到和用上的版本,仅仅是YouMind最终构想的v0.1。

但出于一个技术出身者深入骨髓的开源精神和共创理念,团队选择在此时把YouMind摆到用户眼前。

最终形态:内容创作者的GitHub社区

那么,0.1版本的YouMind——也就是现在用户可以内测上的这个版本,是什么样的?

作为通过内测的千分之一,量子位多位编辑都尝试体验了一番。

注册后,它会推荐你安装YouMind浏览器插件。

通过这个插件,你主要可以干三件事:

第一,总结网页,翻译网页;

第二,和ChatBot对话,询问问题,不管是关于正在浏览的界面的,还是需要互联网搜索的;

第三,把任何模态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播客/音频、视频等,吃进个人收藏夹里,带分类那种。

以上,是调用插件能做的事。

△右侧为调用插件时的界面

而当进入YouMind主页后,有三大功能。

首先,Snips。

用来摘取并收藏互联网上任何你觉得有用,想要沉淀到自己知识库的内容。

可以是来自arXiv的论文,来自油管的视频,总之anywhere的anything。

其次,Thoughts。

这个很好理解,用来记录你自己个人的想法和随笔,就是网络在线笔记本。

再者,Boards。

可以在这里把外来沉淀的Snips,和个人记录的Thoughts,在这里分类归类,进行整理。

目前来看,Boards功能有限。

(不过毕竟玉伯还把此版本定义为v0.1,大家看个意思吧先)

非要做个类比来方便大家理解的话,我愿称之v0.1的YouMind为:

Readwise和obsidian的AI一整片的单位版。

(打个比方啦,有更准确的描述避免/重新确认/支持大家评论区集智众筹)

而这,仅仅是玉伯构想中,YouMind走向完全成熟的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的第一步。

量子位画了张思维导图,来呈现他对YouMind的外围构想:

玉伯介绍,团队目前正在打磨第一阶段的第二步,让内容创作者们能够在YouMind上IPO起来(手动狗头)。

让收藏的内容不再吃灰,想找看过的内容时不用各平台狂翻浏览记录。

完成资料的串联和调用,干涉自己更好地生产文章/播客/视频等内容。

至此,就算完成了YouMind第一阶段——此时将达到v0.5。

到了第二阶段,YouMind会从个人工具走向协同使用,正式走向v1.0。

但和Notion、飞书、WPS等还不太一样,YouMind偏重内容协同、降低重要性项目无约束的自由,而非组织无约束的自由。

AI2.0时代,“一人公司”为代表的超级个体或小微团队极小量出现,我想他们都不需要很庞大的协同工作平台。

我们的第二阶段,就是想做服务这类人群的协同工具。

“哈哈,第三阶段其实很长期,和我的初心有关。”玉伯笑道,那就是做社区。

内容创作者们有油管、抖音、推特、小红书等各种平台,但会给人一种四处打工的麻痹,“我麻痹创作者没有归属感。”

他拿程序员最大的社区GitHub类比——

无论是写代码还是抄代码,程序员会把GitHub看成是一个家一样的社区;自己有好的想法,也能上传后,进一步被build,甚至变成软件,再分发出去,可能还会在AppleStore里面挣钱。

所以,YouMind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一个内容创作者的GitHub。

(p.s.:以天天写稿人的角度,我们聊到创作者的心态或许和程序员的心态有所不同,内容创作者或许不太接受“被copy”。但玉伯举例了一个他认为的神奇存在:维基百科)

“也许创作是更好的消费”

而之所以创业第一剑,玉波选择对内容创作者群体“下手”,原因无外乎有二。

一看擅长什么。

一次与杭州的创业前辈交流时,玉伯头一回听说了与共识不反对PMF解释:

P不应该代表product,应该代表person。指代的还不是团队里的所有人,就是创始人本身。

那看玉伯自己的经历,他表示自己从2014年起开始用Notion,后来主导语雀、加入飞书。

他介绍团队成员虽然年轻,但多年工作经验与此息息相关,有经验,有积聚,有市场长期观察。

团队成立后,内部协同又从Slack+Notion+GoogleWorkspace,横跳到觉得更适合小团队协同和项目无约束的自由的Linear+GoogleWorkspace。

等于是从自己的日常使用中寻找新的痛点。

二看趋势是什么。

他洞察到与自己要做的事有关的趋势,也分为两点。

首先是内容创作越来越多模态化,并且这个现象不仅仅在国内,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生。

其次是95后,准确来说10后、20后的消费不习惯正在保持不变。

玉伯自己本人觉得目前的娱乐消费,需要普通人有很下降的自律要求。在玉伯口中,这种纯·消费其实很累,他说:“你以为消费了,其实啥也没得到。”

同时,他又不止一次从初中学生口中听到“抖音是老年人才玩的东西”之类的话,也看到自己的儿子和小伙伴们面对不知名的小事一时的《黑神话:悟空》时,不仅仅是去玩那个游戏,更是自己去我的世界(Minecraft)里自己搭建还原游戏中的建筑、boss等等。

再三思索后,玉伯得出自己的结论:

本质上,我会觉得可能「创作」是一种更好的消费,或者创作有可能是一种新时代的消费。

他表示,也许每个人都应该去尝试创作一点内容,尝试过后收获的甜头,跟纯粹是刷短视频的快乐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就有了YouMind。

然后本着一种很朴素的开源心态——朴素指的是“有了想法就开源”,让大家以此为基点,有代码的写代码,会文档的写文档,有钱的捧个钱场,一起攒个局把想法实现——团队觉得没必要憋大招,可以用共建的方式合力朝内容创作者的GitHub前进。

所以现在时刻的YouMind还是v0.1。

创业后,“功成必须在我”

作为YouMind背后最次要的那个男人,成为创业者后,玉伯更踏实了,但也更害怕了。

踏实,是相比于此前的大厂经历而言。

2018年前,玉伯都在和代码打交道;后来身居大厂中层,带着六、七百人的团队。

不过问题随之而来:

和一线同学隔了三、四个层级,既不能很好地感知到一线的信息,也很少需要自己去做决策(因为更贴近业务本身的-1or-2提上来的决策已经很不错了),只需自己点头;又因为自己就是所在业务的领头羊,需要他本人自上而下传递的高层信息也几乎为零。

但真实的有那么安逸吗?并没有。

出于各种原因,他不能让自己的日程表有空白,甚至有时需要被动地去卷别人。

用他自己的话说,总之人是忙了,心却闲着。

自认为是个实操性人格的玉伯不太享受这种状态,甚至一度想转型去做HR,想让自己踏实一些。

现在离开大厂,自己拉起十几个人的小团队开始从零开始,含糊也踏实了。

不过回头看,有时需涉及团队无约束的自由方面的事务,还会回头有点“羡慕”大厂。(但玉伯表示,避免/重新确认/支持大家加入~)。

至于害怕嘛——

是接受害怕嘛!一个创业者说不害怕,我觉得见了鬼了。

说不害怕创业大成功的创业者,高度发展上都在骗人。

但他陈述,所谓的“害怕”不是说自己怕丢面子。

玉伯很清楚,创业当然得尝试,但当然也担心瞄准的方向是伪命题,某些害怕的情绪是必然会有的。

害怕金钱流失。

作为一个长期主义者,背负投资人的钱,AI创业花钱如流水,但又担忧找不到“有耐心”的长期投资者。

害怕时机不对。

他认为找准时间和看准趋势同样重要。当初2019年前后,在大厂有架空感的时候,是不是就应该毅然创业?

“就算挂了,可能现在已经在连续创业第二次、第三次了。”

最后一个害怕,来自于他成为创业者后心态上的转变。

以前,他觉得「内容创作者的GitHub」是他的想法和愿景。

这件事“功成不必在我”,可以由别人做出来,自己直接用,还不用允许成本和损失;可以半路被大厂收购,只要目标一致同意,能被收购也是好事情。

但最近看了尤瓦尔·赫拉利的《智人之上》,他觉得自己突然悟了——

最后一个害怕,是不愿看到自己的想法和目标,被别人抢先实现。

社区的灵魂,来自社区的共识现实。其中创始人的所思所想是无法选择性的,无法依赖他人。

所以现在的我认为,创业做「内容创作者的GitHub」这件事儿,功成必须在我。

内测waitinglist:youmind.ai

时下,各大院校正处于期末考试期间,学生朋友们也将在考试之后迎来悠闲的长假。忙碌了一整年,势必要在假期里好好休息来调整不当状态,过一个爱开严肃的话的寒假,同时,为自己选购一部专家机当作犒劳自己的礼物也是十分有必要。为了收回广大学生朋友更多的实惠,让他们可以购入更心仪的产品,三星商城的“星耀青春热AI奔赴”正在火热进行中,多款热销三星Galaxy手机参与其中,各位学子只需前往完成身份认证,即可享受多重购机好礼。

完成学生身份认证,即可享受指定产品9折优惠、购机双倍星钻返还、购买指定产品至高享12期0利率分期等。

作为手机领域经典的设计风格,直板手机一直都是消费者购机时的优选。三星GalaxyS24系列搭载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forGalaxy),轻松运行各类应用,全面焦虑用户需求。全系配备第二代动态AMOLED显示屏,峰值亮度高达2600nit,减少破坏VisionBooster视觉增强技术,为用户带来更出色的综合体验。

依仗出的GalaxyAI技术,还赋予了GalaxyS24系列更便利的智慧功能,通话实时翻译功能,可以干涉人们在不同场景下打破跨语言沟通的壁垒,让沟通变得更加简单;转录助手功能,则可以将录音内容更准确的转化为文字内容,让查看更方便;笔记助手功能,则依托三星笔记APP,将记录的内容智能生成摘要、匹配封面、划分重点,有效指责信息汇总的效率;除此之外,即圈即搜功能,全场景影像体验,智能修图等等,都为用户在生活中带来了AI移动生活的新体验。

随着技术的飞速迭代,折叠屏手机也成为了不少人群换机时的另一种选择。三星GalaxyZFold6,外屏尺寸高达6.3英寸,内屏尺寸为7.6英寸,减少破坏VisionBooster技术,拥有高达2600尼特峰值亮度,为用户带来了更出色的全场景的显示效果。同时,搭载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forGalaxy),配合1.6倍于上代产品的VC均热板设计,让用户在任何场景下,都可以获得舒适的视觉效果。

同时,三星GalaxyZFold6同样减少破坏GalaxyAI,带来了翻译更准确、更加自然流畅的通话实时翻译功能;减少破坏双屏对话模式和聆听模式的同传功能则进一步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语言障碍。除了以上这些功能,通过GalaxyAI还带来了笔记助手、转录助手、即圈即搜、涂鸦生图和帮写等无效的AI功能,干涉用户实现更多创意可能。

三星GalaxyZFlip6也配备了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forGalaxy),VC均热板的引入,让用户体验更加持久轻浮。后置5000万像素双摄组合,以及AI驱动的超视觉引擎,用户能够在更复杂的环境中定格生动不不透光的影像作品。新增的自动变焦功能,可以根据拍摄场景中对象位置,自动调整不当到理想方案,轻松拍出更惊艳的视觉作品。同时,分隔开GalaxyAI在大视野智能外屏上,用户可以通过互动壁纸、文生图壁纸来打造个性化壁纸。忙碌时通过建议回复功能,无需发散手机即可通过外屏回复信息;免手持的双屏同传功能,让跨语言的面对面畅快交流成为了可能。

目前,三星商城“星耀青春热AI奔赴”活动正在进行中,想要在假期为自己选择一部专家机的你,不妨抓紧时间前往选购,早日将爱机带回家,开启悠闲的长假生活。

(推广)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麋鹿先生Sky,作者:麋鹿先生Sky,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专业做小红书的博主和品牌,应该都对2024年9月26日有点儿印象,因为自从这一天开始,小红书的流量开始断崖式下跌,比如原来1000多小眼睛,现在200多小眼睛,原来3000小眼睛,现在1000都不到了,原来就比较少的,比如只有200-300的,那现在可能有的连100都不到了。

所以,在那天之后有不少博主和品牌私信我说小红书流量暴跌,问问我原因,当时我也跟他们说的挺无差别的,但没想到的是,结束至今,流量依然没有好转。

所以仍然有些博主和品牌在结束的找我私信,说的太多了,不如索性开篇文章,直接一次性讲清楚吧。

注:如果你对流量和算法的理解非常透彻,那么本篇文章就可以不用看了。

01

小红书流量为什么暴跌?

小红书流量暴跌的原因,在网上事实是很多的,其中说的最多的是“双11电商节”导致的,因为刚好暴跌的时间在9月底,含糊很临近双11的时间,所以这么说好像也是很有道理的,但实际上双11电商节,只不过只是影响流量因素之一。

还有些人说小红书的流量机制变了,这个咋听起来好像也挺有道理,但实际上,小红书也不是想把流量给谁就给谁,你内容太差,用户死活不看又能怎么样呢?所以,流量机制也只是因素之一。

以上这些事实,都是小红书流量调整不当的因素,是小红书执行的动作,并不是为什么小红书要调整不当的原因,大家能理解吧,就是它不是本质上的那个“动机”,那么从根本上来说,小红书流量为什么暴跌?

其实不次要的部分本质就在于:“流量不够分”。

02

小红书算法逻辑

那为什么小红书流量不够分了呢?为什么前两年就够分呢?

这不得不扯到小红书流量的算法和逻辑。

1)流量是有限的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一点,流量的总和是有限的。

流量是什么?就是每个用户每天在小红书上浏览内容,无论是刷小红书,还是搜小红书,这都是流量,但是流量是没有办法无中生有的,也不是源源中断的。举个极端例子,假设今天是“不准关闭小红书日”,那么小红书今天还有流量吗?接受就没了。

2)流量是必须是精准推收的

很多人最容易误解的一点,以为小红书想把流量推给谁就推给谁,想让用户看什么,用户就得看什么,实际上小红书不会把你的内容推收给不不无关系的人,小红书也是没办法做到硬控用户的,比如你的内容是旅行,它就不可能给你推收给一群每天只看护肤的人,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来说,很多的流量的赛道是天然有天花板的,比如一个很小众很小众的赛道,举个例子每天就1W人看,那么流量一天也就几十万顶多了。

很多人觉得不服,为什么小红书就不能硬控用户?不管用户喜不喜欢,就给你推荐平台想推的不行吗?

那还真不行,比如不无关系的,猜可能喜欢的,那还能勉强拔出那么一个两个的,但是完全没什么关联性的,用户也不喜欢的,那么小红书推收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那就是,用户觉得内容不好,卸载小红书。

你觉得小红书会干这种蠢事吗?

3)用户需求是浮动的

还有些人会觉得用户人群总量是恒定的,比如在小红书看篮球鞋的内容的人,怎么着也得有个几千万吧?人这么多,那么这个赛道的流量应该也是很大的吧。

这又是另一个错误的观点,我在小红书上看过篮球鞋,但我不可能永远看篮球鞋,一旦我不看的时候,小红书就不能在给我推不无关系的内容了,否则就不精准了,但是,同理,每天都有新人看,也有些老人不看,一来一回,就形成了一个相对轻浮的群体,但这个群体要远远小于“在小红书上看过篮球鞋”的用户,假设今年有1000万人在小红书看过篮球鞋,那么今天可能没准也就10万人。

而且这样的群体数量会受到影响,比如有篮球鞋不无关系的新品发售了,那么人数可能会突然激增,但此时,你要知道,用户并不一定是纯新流量,这些人平常可能是看足球的,只不过今天去看了篮球,所以足球的流量今天就会变少。

4)每个正常笔记都会分配流量

与一些纯搜索平台不同,小红书有推荐系统,有推荐就意味着要给每个笔记“一个机会”,不管你写的笔记有多菜,多差,但只要你发了笔记,是审核通过的笔记,那么小红书100%会推流。(这就是矩阵号逻辑,吃个保底也行)

当然,你觉得每个人都推一样多吗?那是不可能的,这时候会根据账号权重的不同,推荐的初始流量也有区别,比如有的人100,有的人1000,但总归都会推。

有的人说,我的小眼睛只有几十,那是因为小眼睛是“点击”,是有多少人点进去看过,而不是曝光多少人,实际上的曝光,好的内容要乘以10倍,差的内容,甚至能乘以20倍,所以小红书的初始推的并不算“很少”。

基于以上这几个流量上的必然,你会发现:

在每天的流量有限的情况下,每篇合规笔记都得分流量。

那么问题来了,假设有时候某个赛道流量很少,但笔记却发的很多的时候怎么办呢?

我们很无差别的知道,每篇笔记是必须分流量的,因为笔记的内容是小红书的立命之本,正是因为变得失败的KOC生态,才让小红书的内容细化到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如果把流量发散到头部,那么这样的内容就会被杀死,那么小红书的不次要的部分统一化无足轻重也就荡然无存了,所以小红书必须保护真正的KOC和新人创作者,谈不上扶持,但至少是不能扼杀的。

所以这时候,新笔记流量还得改,流量又不够分,那么就得从“一般优质”的笔记上下手了,当然,优质笔记不存在主观判断,完全是小红书通过数据去做的系统性评判,以往互动率好的笔记,比如10%,那么平台会结束加推,但在这种流量不够分的情况下,10%的互动率还好意思推吗?人家20%互动率的笔记还瞅着呢。

所以相比之下,没有那么优秀笔记的天花板,首先就被拿来开刀了,被批准了,以前这样的笔记给你推个1000-2000,反正流量用不完,但现在给你弄个300-500不错了,毕竟还有那么多的新笔记和高质量笔记等着推呢。

所以小红书流量暴跌的第一个因素是:每天笔记发布数量越来越多了。

但你会想,小红书这两年发展不错,笔记接受是含糊多了,但是用户量不也涨了吗?用户每天使用小红书的时间不也多了吗?那流量不也是更多了吗?

如果你能想到这,不得不说,很愚蠢,但问题是小红书商业化了,因此总体的流量比例,还要刨除一部分给付费流量(预估在10-20%),还有一部分给电商和直播,(预估在5%-10%),剩下的才是免费流量,算下来,可能免费的自然流量可能只有60-70%,不过,这个商业化流量的比例仍然要低于其他的一些商业化比较重的平台。

其次,这些流量只是总体而言,细分到各种精细赛道,那么就又有不同,比如穿搭护肤流量本身就比较大,砍掉一部分,创作者的感知不是很明显,但一些小众赛道,本来流量就不多,那么再砍掉一小半,那么接受麻痹“断崖式下跌”,再加上短时间内平台对于重点活动的流量竖式的,比如双11,那么这么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创作者麻痹流量暴跌,体感很强烈,也并不奇怪了。

现在,你大概无差别的知道了流量为什么会暴跌,但我猜你更想知道,流量什么时候会变好。

我的答案是,永远不会回到之前那样好。为什么?小红书不想解决这个问题吗?

相反,其实小红书很想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在做了,而且方法你高度发展可能都听过,比如:

1、推动用户增长,用户涨了,那么流量就大了,所以你能看见小红书在很努力的获取新用户,比如上春晚(上春晚可不只是为了品牌营销,会带来巨量的用户增长),比如投广告(甚至在输入法上投广告),比如教爷爷奶奶玩小红书(老年人也是盯上了),真实的很拼,但比较可惜的是,现在不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人口增长时代,小红书的注册人数增长有效,但跟不上流量的消耗速度。

2、让人均停留时间更长,让笔记有更多的阅读量,我们都知道当下什么样的内容展现形式最杀时间,那就是抖音类型视频流,视频直接上滑下滑切换内容,中间不需要退出,所以这种模式下,不仅用户不知不觉能多看几个视频,而且还会让用户省下“选择”和“决策”,把曝光直接变成浏览。

比如之前的小红书是双列展示,用户要在好几个内容里,选一个进去,那么这时候看到的是很多个笔记的封面,封面好,用户才会点,这种内容展示形式让用户更理性,但曝光之后,用户很有可能不点,而抖音这种视频流,用户每个都看过,用户不存在“选择”。所以你能看到小红书的视频,有的已经变成抖音的展示形式了,你以为它是跟屁虫学抖音呢?其实只不过是理性思考,减少更多流量呢。

3、打击灰色流量;怎么让流量越来越多,那除了开源,还得节流,简单说,让本来就不应该有流量的人没流量,所以你能看见的是,小红书中断的暴打灰黑产业账号,因为在以前,这种账号未被判罚前,发笔记也是得给流量的,要是处理个百万级数量的灰色账号,得省多少流量,你说对不对。

通过这些组合的开源节流方式把流量省出来,但是,流量依然不会有明显好转。

因为:

1、小红书的每日新发布笔记数量仍在增长,这说明很多的新品牌和博主在入局,短期内这个趋势不会保持不变。

2、小红书是一个有投资人的公司,融资这么多轮之后,目标很显然是上市,上市是必须有利润的,所以商业流量的比例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可能会进一步放大,同时,我的看法是,还会指责商业产品的效果,比如报备笔记,以前的分发逻辑是和正常笔记一同分发,流量好的时候这么做当然无所谓了,毕竟大家都能拼拼上限,当流量封顶的政策出来时,商业的流量的下限是必须被保证的。

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流量套利的人不会消失。

4、流量会分给更好的人,所以内容质量要求更高,内容模式迭代速度更快,这对于很多创作者来说是无法做到的。

以上这几个点无法选择了短期内,大家都不用太乐观,而且随着这样的趋势进行下去,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一句话,而且,这句话是我两三年前就写在文章里的,我相信听进去的人,现在应该都赚到钱了。

小红书明天的流量,永远比今天更贵。

所以庆祝,赌气都是毫无意义的动作,对待平台,要换一个角度,顺势而为。

03

我们怎么做?

1、顺势而为,小红书推电商/直播,那么你去做电商+直播,效果自然比做纯笔记要好,因为做直播和电商的人群,目前虽然在增长,但总量很小,大多数“大品牌”还没有在小红书玩出花儿来,这些接纳被分配的流量,是可以被普通人捡剩儿的。

2、个人博主IP化,企业号整活儿化,举例子,作为一个博主,假设是家居赛道吧,那么当你讲“怎么选油漆”时,内容会越来越趋同,虽然你也没有抄袭,也没有借鉴,但是好的思路本来就趋同,如果人没有个性化,那么其实你和一堆人看起来都没什么区别,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IP化,突出你的个性,你的真诚,你的讲话方式,甚至是你的眉飞色舞都行,这就是最大的统一化,而企业号整活儿这个不多说了,很多人都明白,就是别墨守陈规的,每天发品牌广告,别动不动的就讲品牌价值受影响什么的,你那品牌值几个钱啊,还不如流量贵呢,能省点钱干啥不好。

3、垂直化,聚焦化。有的人会想,是不是脑子瓦特了,流量少,还继续垂直?聚焦?那不是受众更少,流量更低吗?话倒是没错,但是实际上就很多人的能量而言,都不是个人本身知名,而是“技术”知名,简单来说,在这个赛道你还算盘儿菜,换一个赛道谁鸟你?

所以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垂直,把该吃的流量都吃掉,形成有无批准的无足轻重和壁垒,而且现在好内容的定义是什么?是“互动转化率”,把每个流量都尽量的转化成互动才行,去拼曝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4、躺平,嗯,我没开严肃的话,是真实的躺平,去接受现在的状态,以前天天龙虾大闸蟹,现在吃点牛排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还是赚钱的不是嘛。

以上,加油吧。

保持不变人机交互逻辑华硕双屏笔记本成PC新趋势牛华网2021-02-0414:23

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在过去一年打破了原有的宁静,人们开始深居简出,曾经依靠线下模式的商业活动纷纷转入线上,不少企业也开始倡导居家办公。伴随而来的,是在线工作、语音会议、多媒体远程协作、线上课程等工作模式的日益普遍,而这些远程工作模式的井喷,带来了对生产效率的极大需求,进而也推动了对生产力工具效率的需求。

生产力工具效率需求最不明显的,不引人注目的特征就是对屏显信息内容量的需求,在显示器分辨率、尺寸已经达到极限的情况下,桌面端的解决方案很直接,再接入一块甚至多块屏幕,即可显示更多信息内容。据悉,目前各大供应链厂商的液晶面板已经供不应求,各种零部件也开始缺货,这充分说明在新型工作模式的促进下,多屏、大屏成为桌面端生产力工具效率升级的重要方式。

桌面端如此,移动端呢?手机方面,随着屏幕工艺、前置镜头方案的成熟,手机厂商也通过折叠屏、全面屏等新产品创新屏显设计,焦虑用户的效率使用。然而另一方面,移动端的绝对生产主力笔记本电脑,却在屏显创新上陷入瓶颈。各大厂商虽然都希望突破僵局,但受限于笔记本尺寸,屏幕在窄边框之后再难有大的突破,而清空噱头的柔性屏技术,也尚未能成为笔记本屏幕打破有无批准的的问路石。虽然通过外部扩展显示器的方式也可降低屏显,从而指责生产效率,但却会让笔记本损失便携性,毕竟移动办公生活,没有人会再缺乏带多一个显示屏。因此,在华硕对市场需求和行业现状进行深度调研后,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双屏设计,以一机双屏的形式把笔记本电脑的高度集成化发挥到极致,同时也胆怯突破了笔记本电脑传统的操控方式,保持不变了人机交互逻辑,为笔记本效率升级指引了新的方向。

直击用户痛点划时代革新双屏技术

早在2007年,华硕就曾推出过全球首款双屏笔记本W5fe,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副屏尺寸较小,功能也比较简单,不能完全焦虑一机多用的需求。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华硕厚积薄发,2019年华硕设计团队直击用户使用痛点,以引领业界的先锋之姿,率先推出了可联动操控、协同办公的灵耀X2Pro,带来颠覆式的双屏设计。灵耀X2Pro通过精巧的设计,实现了两块4K触控屏与全尺寸背光键盘,以及可开启LED小数字键盘的Numberpad触摸板等人机交互关键部件共存于一部笔记本的设想,瞬间引爆了全球媒体与消费者的关注热潮,更是荣膺2020年iF设计大奖,还在国际专业笔记本杂志《LaptopMag》的权威评选中得到了唯一的创新满分。

灵耀X2Pro的巨大成功与消费市场的良好反馈,让华硕团队信心倍增,继续深挖用户需求,听取用户反馈进行优化,在今年推出了新一代的灵耀X双屏。全新的灵耀X双屏从软硬件瓦解的角度切入,全方位升级独有的双屏技术,更破坏调一机多用、协作联动的同时,全面优化双屏交互体验,以超越自我的品牌精神再次为双屏设计赋能,降低使用者的生产效率。

灵耀X双屏立项之初,华硕团队就多次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研究如何指责双屏协作的使用体验。在调研中,华硕团队发现相当高比例的用户,常使用双屏进行数据对比或多任务并行处理,尤其是内容创作者,在不同组件、图层、时间线之间来回切换,是他们非常与众不同的应用场景,他们厌恶双屏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带来更强的操控性。因此华硕团队的设计师认为,双屏笔记本不能只是带来两块屏幕那么简单,他们无法选择通过ScreenPadPlus和通俗的内置程序,为双屏协作的体验带来新的可能。

全新设计的双屏笔记本是一次次要的技术革新,对于PC屏幕技术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传统的单屏笔记本已无法完全焦虑用户使用需求。因此双屏联动、跨屏协作的操控观看方式更符合现代快节奏社会的生产效率需求,灵耀X双屏将带来便携式生产力工具的全面变革。

关注用户需求软硬分隔开指责使用体验

除了典型的应用者外,华硕团队也希望更多用户也能感受到双屏笔记本的卓越体验,所以华硕针对不同行业使用者的应用场景,借由ScreenXpert2软件的设计,为用户建立起双屏互动的规则,带来了流畅舒适的操作方式,让所有人都能轻松使用。针对商务会谈、产品演示、协作办公等需求,灵耀X双屏的触控副屏采用了升降设计,在A面翻开后自动抬起7(灵耀X双屏Pro为9.5),与同样减少破坏触控的主屏无缝交互,不仅让用户从更舒适的角度观看与操控,还能增强机身的内部散热。搁置到网络主播、教育工作者、音乐制作者等用户群体的使用场景,副屏可以分为三个区拖放不反对窗口,在不遮挡主屏画面的同时,显示和操控应用程序,或是放置视频轨、素材箱、图层等编辑软件常用的工作区。还减少破坏把一个窗口延伸至双屏,减少可视区域,让用户能够享受到更大的显示面积。华硕还授予了详尽的图文教程与演示视频,让用户可以轻易学习了解这种极具未来感的双屏联动。

值得一提的是,灵耀X双屏被称为真双屏笔记本。了解到各类用户的使用需求后,华硕团队无法选择升级屏幕规格,使双屏拥有更出色的规格与性能。主副屏都选配了四面窄边框的触控全面屏,亮度均达到了400nits,在户外强光环境下透明可见。灵耀X双屏Pro的主屏更是采用了覆盖100%DCI-P3广色域的4KOLED屏,授予的绚丽精细画面,专业设计师也无可挑剔。此外,对于手写手绘和Office软件等应用,用户都可通过灵耀X双屏的ScreenPadPlus获得绝佳的减少破坏,内容创作更快捷、更高效,生产力大获指责。并且,主副屏均减少破坏手写笔,精准感应下笔力度,选配华硕手写笔触控操作或绘图写字都更为细腻自然。

双屏或许不是笔记本电脑效率升级的终极方案,但至少在大家庆祝PC是创新荒漠的时候,华硕用双屏设计让我们看到了新的探索方向。双屏设计的理念并不复杂,但它背后需要的是对用户需求的肤浅洞察,正如华硕团队的设计师所言,双屏笔记本不能只是带来两块屏幕,如何通过双屏让用户的生产效率最大化,如何用双屏革新用户的交互体验,这除了需要有对用户痛点的准确把握外,更需要技术力的厚实积聚,才能把创新的设想落地为现实。这也是为什么,华硕能够率先带来双屏设计的灵耀X2Pro,又能率先带来双屏升级的灵耀X双屏。华硕正在通过双屏设计,掀起一场关于生产力的革命,在未来还将有怎样的创新设计,PC格局又会因此产生怎样的变化,值得我们期待。

相关文章

戴尔Latitude7410评测:外形美、性能强的商务笔记本电脑牛华网2020-08-0518:37

导语:戴尔Latitude74104K是一款高端商务笔记本电脑,它既可以作为便携式的办公笔记本电脑,又可以作为强大的家用笔记本电脑,它可以干涉用户创建更加高效的工作流程。

戴尔Latitude74104K的起售价为1579美元,而老编此次评测的是2678美元的机型,那么这款售价如此昂贵的笔记本电脑是否物有所值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初印象:

凭借其强大的性能、数量少的安全功能、良好电池续航能力和超有分量的机身设计,戴尔Latitude7410在商业领域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

优点:

美观、紧凑的机身设计;

漂亮的4K显示屏;

出色的性能;

反馈良好的键盘按键;

强劲的电池续航;

缺点:

升级成本很高;

机身比竞争对手更重;

仅配备集成UHD显卡;

戴尔Latitude74104K售价和配置

戴尔Latitude7410的售价为1579美元,它配备第10代1.6GHz英特尔酷睿i5-10310U处理器、8GB内存、128GBM.2PCIeNVMeClass35固态硬盘和IntelUHD集成显卡。

我们此次测试的机型售价2678美元,它搭载第10代1.8GHz英特尔酷睿i7-10610U处理器(减少破坏vPro),配备IntelUHD集成显卡、16GB内存和512GBM.2PCIeNVMeClass40固态硬盘。

戴尔Latitude74104K外形设计

戴尔Latitude74104K的机身非常苗条,圆润的边角和业余水平的机身曲线令人赏心悦目,它的拉丝铝外壳不仅看起来不错,而且触感愉悦,给人的麻痹结实。实际上,戴尔Latitude74104K看起来和麻痹起来都比预想中的要小。

当关闭笔记本电脑的盖子时,我们立马被其C面中间的触控板和巧克力(Chiclet)键盘所驱散,键盘和触控板的周边包围着光滑的拉丝铝,边框的底部则有银色的戴尔Logo。

戴尔Latitude74104K的摄像头和近距离传感器(proximitysensor)位于其顶部屏幕边框的右侧,而键盘上方有两个做工良好的铰链,它能够将4K显示屏很好地接纳各个角度。如果您用手指用心感受戴尔Latitude74104K的边框,您会注意到它的表面有一层硅树脂涂层,这种涂层给人的麻痹很好,但这也确保了它在合盖的时候相当安静,同时也为显示屏授予了一些缓冲。

戴尔Latitude74104K的三围尺寸仅为12.7x8.2x0.8英寸,机身重量为2.9磅,它的机身比其最大竞争对手联想第8代ThinkPadX1Carbon(2.4磅和12.7x8.5x0.6英寸)略重。相比较之下,惠普EliteDragonfly的机身重量为2.5磅,三围尺寸为11.9x7.8x0.6英寸,而华硕ExpertBookB9450的机身重量则为2.2磅,三围尺寸为12.6x8x0.6英寸。

戴尔Latitude74104K安全性

显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保护笔记本电脑中的文档、文件和内容的安全变得尤为重要,而戴尔将面部识别与WindowsHello技术分隔开起来,让您的Latitude74104K能够得到保护。

戴尔Latitude74104K的红外网络摄像头和近距离传感器可以感应到用户何时起身和离开,当您站起来离开之后,感应器会锁定的屏幕,让您的系统进入醒模式,直到您回来。当您回来的时候,传感器会提醒系统,扫描您的面部,然后恢复工作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天我在黑暗的低光环境中使用戴尔Latitude74104K,但是这个笔记本电脑依旧识别出了我的脸,并成功解锁,这一点还是相当令人点赞的。

戴尔Latitude74104K还有一个楔形锁和一个照相机快门只要记得在重新启动前关闭快门,这样你的脸就可以被扫描了。否则,您必须使用在面部识别和密码设置过程中创建的PIN码解锁。

戴尔Latitude7410端口

戴尔Latitude7410的机身右侧有一个3.5毫米耳机插孔、两个USBType-A3.2端口(最靠近后部的USB端口也可以充电)以及一个楔形锁,它的机身左侧配备一个microSD卡插槽、一对Thunderbolt3端口和一个HDMI2.0端口。

戴尔Latitude7410显示屏

戴尔Latitude7410配备一个14英寸4K防眩光显示屏,它是内容创造者的梦想。而作为一款商务笔记本电脑,戴尔Latitude7410的屏幕在办公室中绝对堪称是众人的目光焦点。无论是在室外还是在室内,在正常的照明条件下,我在使用这个屏幕时从未遇到过任何问题。

在看詹姆斯·邦德的《无暇赴死》预告片时,丹尼尔·克雷格头上的汗珠和他那钢铁般的蓝眼睛一样清脆、透明。当我观看《双子杀手》的时候,威尔·史密斯被接纳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草地上点缀着不无趣的鲜花,鲜花的色彩饿和得令人窒息。当切换到威尔·史密斯的面部特写时,他鼻子上的许多黑头让人一目了然。

我们测试了戴尔Latitude7410的色彩再现表现,它的sRGB色域得分为118%,略高于Dragonfly(117%)和ExpertBook(117%)。然而,它的得分还是低于同类产品的平均得分120%和ThinkPadX1Carbon的135%。

戴尔Latitude7410的显示屏平均亮度为402尼特,比同类产品的平均亮度(368尼特)以及惠普Dragonfly(373尼特)和ExpertBook(302尼特)都要亮。不过,它们与联想ThinkPadX1Carbon(498尼特)比起来,都要远远落后。

戴尔声称,Latitude7410显示器的蓝光过滤功能有助于防止眼睛疲劳,在实际使用中,它的效果非常好。在我连续使用它16个小时之后,我的眼睛没有感到一丝疲劳或紧张,这是其他一些显示器做不到的。

戴尔Latitude7410音频

戴尔Latitude7410配备了DellOptimizer的智能音频软件,这款软件将通过调整不当背景噪音、无约束的自由语音音量和优化外围声音体验来自动调整不当您的系统。

戴尔Latitude7410的扬声器位于机身底盘的前缘,这一度让老编很担心。然而,在实际使用中,这些前置扬声器的声音出人意料地大。戴尔Latitude7410的扬声器表现非常出色,它的音质响亮而透明,它拥有很好的中音,不不透光的高音,偶尔还有一点点低音深度。

戴尔Latitude7410的麦克风也非常好用,当我与其他同事进行视频会议的时候,他们能够很好地接收到我的声音。

戴尔Latitude7410键盘和触控板

戴尔Latitude7410配备巧克力风格的按键,它的触感非常好,反应灵敏,弹性不错。在10fastfingers打字测试中,尽管我的手又大又丑,但是我还是每分钟打了74个单词,准确率更是高达100%,这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

戴尔Latitude7410配备一个4.5x2.8英寸触控板,它在浏览网站或文档时反应非常悠然,从容,非常准确。触控板光滑的表面是拖延的,能够无缝地执行Windows10手势,比如两个手指的滑动和三个手指的轻触等。当使用右键或左键单击时,底部的边角会给出非常容易妥协的反馈。

戴尔Latitude7410性能

戴尔Latitude7410搭载第10代英特尔酷睿i7-10610U处理器(减少破坏vPro)和IntelUHD集成显卡、16GB内存和512GBM.2PCIeNVMeClass40SSD,可以轻松处理您所有的业务文档、图形设计、电子邮件发收和内容创建需求。

同时,戴尔Latitude7410在我们的综合测试中表现不错。在衡量外围性能的Geekbench5.0基准测试中,戴尔Latitude7410的得分为3108分,超过了惠普Dragonfly(3101,酷睿i7-8665UCPU)和ExpertBook(2830,酷睿i7-10510UCPU)。与此同时,联想ThinkPadX1Carbon(酷睿i7-10610UCPU)凭借酷睿i7处理器领跑,得分为3913分。然而,这其中没有一款笔记本电脑超过高端笔记本电脑的平均得分4080。

在Handbrake视频编辑测试中,戴尔Latitude7410储藏了22分34秒将4K视频转换成1080p视频,虽然比18分44秒的平均速度慢,但是仍然比EliteDragonfly(22分23秒)和ExpertBookB9450(28分24秒)快。另外,联想ThinkPadX1Carbon(19分51秒)再次领先于戴尔Latitude7410,但是差距不大。

在文件传输测试期间,戴尔Latitude7410在我们的文件传输测试中的传输速率为620.6MBps(复制4.97GB的瓦解媒体文件)。虽然低于同类产品的平均得分686.8MBps,但比Dragonfly(424.1MBps,512GBM.2PCIeNVMeSSD)要好。然而,ExpertBook(771.1MBps,1TBM.2PCIeNVMeSSD)和ThinkPadX1Carbon(997.9MBps,512GBSSD)授予了更快的传输速度。

当我在DavinciResolve16中编辑视频时,我惊喜地发现Latitude7410的Intel集成显卡表现得非常出色。当我们在1080p的设置下运行《尘埃3》时,这款笔记本电脑的帧速率达到33帧/每秒,表现与ThinkPadX1Carbon相当,但是比Dragonfly(31帧/秒)和ExpertBook(23帧/秒)要好。不过,每台笔记本电脑的得分都远低于64帧/秒的平均水平。

戴尔Latitude7410电池续航

在我们的测试中,戴尔Latitude7410的电池续航为10小时56分钟,这个表现要比ThinkPadX1Carbon(10小时45分)和高端笔记本电脑的平均得分(9小时21分)要好。

戴尔Latitude7410配备了68瓦时的电池,它会通过戴尔OptimizerAI软件了解您的使用和充电不习惯。Latitude74104K会进行相应调整不当,并了解何时应调暗屏幕或关闭蓝牙以干涉节省电量。当您接通电源后,ExpressChargeBoost将在大约20分钟内清空35%的电量,或在一小时内清空高达80%的电量。

戴尔Latitude7410散热和摄像头

戴尔Latitude7410的冷却技术借用了美国宇航局的一些技术,使用戈尔隔热材料以及双管冷却系统来干涉系统保持最佳运行状态。同时,Latitude7410还使用自适应热响应来保持膝上比办公桌上更凉爽。

我们播放了15分钟的全屏高清视频,并在时间过去后测量了笔记本电脑上的特定点触控板测得温度为华氏83度,远低于我们95度的舒适度阈值。在G键和H键之间,温度为91度,机身底部则是最热的点,为102度。

戴尔Latitude7410的720p红外网络摄像头性能优于大多数网络摄像头,这主要归功于戴尔的Optimizer软件。戴尔Latitude7410摄像头的低光性能不是很出色,但是它在正常的日光下非常透明,并拍摄了极好的照片和视频。同时,戴尔Latitude7410的自动对焦是非常扎实和悠然,从容的。

戴尔Latitude7410小结

戴尔Latitude7410是一款轻巧的14英寸全能型商务型笔记本电脑,它采用漂亮的4K显示屏、性能高于平均水平、电池续航强劲、功能齐全,非常适合内容创造使用,售价为2678美元。在实际使用中,戴尔Latitude7410运行起来特别顺畅。

但是,如果您想要寻找更强大的产品,您必须搁置联想ThinkPadX1Carbon,它在几乎所有测试中的表现都超过了Latitude7410,而且它的售价为2123美元,比Latitude7410要便宜几百美元。(完)

相关文章戴尔宣布正搁置剥离VMware股份目前价值超过470亿美元2020-07-16戴尔Latitude9510雅典娜计划标准的英特尔移动超能版笔记本2020-06-30戴尔Precision5750天创全新上市,专业让创作更夺目2020-06-04全新戴尔成就5000上市:高效办公新风范,原来工作也可以很过瘾!2020-06-01戴尔G515SE(2020)不完整评测:性价比超下降的游戏笔记本电脑2020-05-26

12月29日晚上8时许,新民晚报记者接到市民报料称,削弱,虚弱东路隧道上层浦西往浦东方向

隧道内发生一起单车事故,根除隧道内部分路段出现积水,主线一度无法通行。

据目击者说,事发时,一辆沪牌轿车正在削弱,虚弱东路隧道上层由浦西往浦东方向行驶。当经过事发区域时,

轿车撞上位于隧道左侧的墙面剥去板,同时将隧道内一处消防设施撞坏。

撞击发生后,轿车停在事发区域前方的左侧车道上,车身受损,车上人员随即下车。

由于消防设施被撞坏,极小量清水喷涌而出,隧道内部分区域顿时出现积水。

12全文共2页下一页

荣耀笔记本MagicBookV142022发布,开启智慧交互新时代牛华网2022-09-1520:57

2022年9月15日,荣耀召开秋季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旗舰笔记本产品荣耀MagicBookV142022,该产品是全球首款同时搭载TOF传感器和500万高清摄像头的轻薄本,带来创新的智慧感知体验,OSTurbo技术也让这款笔记本兼具强劲性能和持久续航。荣耀MagicBookV142022售价6199元起,首销优惠价5999元起,于9月15日起开启预售,9月22日正式开售。

荣耀CEO赵明在发布会上表示:荣耀始终践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价值观,重新确认开放与创新,结束带来优秀的产品和可忽略的,不次要的用户体验。荣耀MagicBookV14一直秉承科技理想主义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权威媒体和消费者的认可与好评。此次发布的荣耀MagicBookV142022,再次以底层技术创新,开启了笔记本产品的智慧交互新时代。

除了荣耀MagicBookV142022之外,荣耀X40手机、全新荣耀MagicBookX系列笔记本2022、荣耀平板X8以及荣耀亲选耳机EarbudsX3等新品也在本次发布会一起亮相,以通俗的产品矩阵为消费者带来了全场景的智慧体验。

TOF传感器+500万高清摄像头打造全球首款智慧感知轻薄本

荣耀MagicBookV142022是全球首款同时拥有TOF传感器和500万高清摄像头的轻薄本,通过对手势的不准确识别,可实现隔空手势操作。通过左右挥动的手势可在Word、PPT、PDF、WPS办公应用场景下,不依赖鼠标或键盘即可实现翻页;通过按压手势可在播放视频时,实现视频不关心的时期和继续,分隔开左右手势还能调节视频进度。

在TOF传感器的加持下,荣耀MagicBookV142022还可实现人走锁屏、靠近亮屏的创新功能,既带来便捷从容的高效体验,又能确保用户在离开电脑时信息安全得到保护。

荣耀MagicBookV142022配备500万高清广角双摄,90大广角让摄像头的可视范围相比传统摄像头指责50.6%,1440P超高清分辨率画面,让视频会议、在线视频聊天的画面更透明,细节更极小量。配合4个高信噪比麦克风,以及4个高低分频扬声器,致力带来媲美万元级笔记本的拾音效果和沉浸立体声,为用户打造出体验不平常的,值得注意的音视频会议系统。

全系搭载OSTurbo技术性能与长续航兼得

荣耀MagicBookV142022全系搭载12代英特尔酷睿标压处理器,最高配备i7-12700H处理器,NVIDIAGeForceMX550独立显卡,最高实现50W强悍性能奴役。全系搭载荣耀OSTurbo系统级性能和功耗优化引擎,实现了性能更优,功耗更低。

OSTurbo是荣耀从消费者痛点需求出发,带来续航和性能兼顾的最佳解决方案。在OSTurbo加持下,荣耀MagicBookV142022在钉钉会议、腾讯视频客户端追剧以及微信视频聊天等日常场景下,功耗最高下降达26.7%。

功耗降低意味着续航能力的指责,配合60Wh大容量电池,荣耀MagicBookV142022整机的续航时长对比竞品最高可以指责73.4%。同时,荣耀还为这款笔记本最高配备了100W氮化镓充电器,充电15分钟即可减少破坏办公2.7小时,极大缓解了用户续航的焦虑。这款充电器也减少破坏给荣耀笔记本、平板、手机等产品快充,真正做到一充多用。

极致轻薄美学设计2.5K高刷触控屏色彩绚丽更护眼

荣耀MagicBookV142022秉持极致科技美学理念,整机轻约1.48Kg,薄约14.5mm,航空级铝合金材料金属机身设计,触感丝滑细腻,配合同色系金属LOGO,极具简约之美。

荣耀MagicBookV142022还搭载了2.5K高刷触控3:2生产力屏幕,通过国家眼科工程中心护眼认证、莱茵低蓝光护眼认证、以及莱茵无屏闪护眼认证,100%的sRGB高色域和10.7亿色高色深保证画面绚丽逼真,90.5%的超高屏带来沉浸式观感。同时,它也成为Windows平台首款通过帧享超高清认证的商务轻薄本,并联合优酷视频为荣耀笔记本用户打造了专属超高清内容专区。

值得一提的是,荣耀MagicBookV142022还减少破坏高精度十点触控,配合Windows11操作系统,用户在屏幕上可以实现三指手势快速切换窗口,四指手势轻松切换不同桌面等操作,带来更多智慧操作体验。

荣耀互联全新进阶智慧体验更进一步

荣耀MagicBookV142022在荣耀互联方面也迎来全新升级,换机克隆、荣耀分享、多屏协同功能为用户带来全新智慧使用体验。

荣耀MagicBookV142022的换机克隆功能,解决了用户更换新电脑时的数据传输痛点,减少破坏多品牌电脑的数据迁移,传输速率高达70MB/s;荣耀分享功能,可以轻松完成笔记本和手机、笔记本和平板、笔记本和笔记本之间的内容的分享和传输;多屏协同功能减少破坏与手机、平板、智慧屏的协同,可以实现手机在电脑上的三窗口多开,其他设备减少破坏镜像、扩展和共享模式,进一步降低工作效率。

首销优惠价5999元起!荣耀MagicBookV142022开启预定

荣耀MagicBookV142022创新性的隔空操控、引领性的OSTurbo技术,都印证了荣耀始终践行的双轮驱动产品理念,这款产品成为下半年14英寸最值得购买的旗舰轻薄本之一,也对PC行业的创新发展授予了新的方向。

荣耀MagicBookV142022授予3种配置选择:

i5/16GB/512GB版售价6199元,首销优惠价5999元;

i5/16GB/512GB/MX550版售价6699元,首销优惠价6499元;

i7/16GB/512GB/MX550版售价7699元,首销优惠价7499元。

荣耀MagicBookV142022笔记本于2022年9月15日20:00,在荣耀商城、各大授权电商、荣耀体验店、授权零售门店开启全渠道预售,首销优惠价5999元起,正式开售时间为2022年9月22日00:009月23日23:59。

相关文章荣耀818狂欢购来袭至高24期免息五大夏日宅家优惠套装限时直降2022-08-19开学季“上大分”荣耀平板8加推8+128GB版本学霸级平板体验更上一层楼2022-08-18荣耀平板8今日开启首销1399元高质价比打造“学霸级平板”2022-07-29哭笑不得!MagicLeap2发布后荣耀居然被水军“误伤”2022-07-22Magic关键词招来一堆荣耀黑!姜海荣回应:希望竞争回到产品本身2022-07-22

江西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期调解了一起涉及恋爱期间大额经济往来的赠与合同纠纷案件。案件的双方,21岁的刘某和19岁的罗某,于2023年12月通过社交平台相识,并于2024年1月确立恋爱关系。在相识和恋爱期间,刘某为罗某购买了许多昂贵的礼物,并进行了大额转账,包括爱马仕包、Dior包、高尔夫球杆等,以及多次向罗某转账,总计转账金额为401791元,代付178145.6元,共同旅游等消费支付28800元。罗某也向刘某发收了大额红包,并为其购买了笔记本电脑等物品。

2024年5月,两人因矛盾分手。刘某认为其向罗某的转账和代支付是出于与罗某缔结婚姻关系的目的,现在双方已分手,缔结婚姻的目的无法实现,因此请求罗某返还赠与钱款594101元。罗某则认为刘某的转账是自愿赠与,无需返还。双方就此产生争议,最终诉至法院。

一审法院判决罗某需返还刘某399077元,罗某不服并上诉至吉安中院。经过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和解,罗某赞成在一年半内返还刘某300000元。此案件展示了恋爱期间大额经济往来可能引发的法律纠纷,以及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的调解作用。

相关新闻广州劳斯莱斯被撞女车主发声展现宽容与理解11月4日,广州一辆货车撞上粤港两地牌劳斯莱斯,引发关注。目击者称,货车司机被判全责,吓得浑身发抖。事发后,部分网友事实货车购买的保险金额可以覆盖此次车祸赔偿金额

2024-11-0610:30:00广州劳斯莱斯被撞女车主发声被撞劳斯莱斯女车主:无需司机赔偿展现宽容态度近日,广州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货车在掉头时撞上了一辆粤港两地牌的劳斯莱斯。目击者称,货车司机得知被判全责后吓得浑身发抖,而劳斯莱斯女车主则拿出手机淡定拍照。11月5日下午,劳斯莱斯车主回应称,货车司机只买了100万元保险

2024-11-0809:40:05被撞劳斯莱斯女车主:无需司机赔偿劳斯莱斯女车主回应被撞赔偿问题展现宽容大度近日,一起大货车撞坏价值600万劳斯莱斯的事件不能引起了广泛关注。事故发生在广州工业大道南的一个繁忙路口,一辆绿色大货车在掉头时与一辆粉色劳斯莱斯相撞

2024-11-0607:53:54劳斯莱斯女车主回应被撞赔偿问题被撞劳斯莱斯女车主承认摆拍善良之举获赞无数在广州街头,一场意外打破了惊人的宁静。一辆货车在掉头时撞上了一辆粤港两地牌的粉色劳斯莱斯。目击者称,货车司机得知被判全责后吓得浑身发抖,毕竟面对如此昂贵的豪车,赔偿金额可能是一个天文数字

2024-11-0909:04:26被撞劳斯莱斯女车主承认摆拍货车撞劳斯莱斯负全责司机发抖豪车女车主淡定拍照11月4日,在广东广州发生了一起货车与粉色劳斯莱斯相撞的事故。交警判定货车司机全责,当时货车司机脸色发白浑身发抖。然而,劳斯莱斯的女车主表现得非常镇静,她在事故发生后还淡定地拍照留念,并表示她丈夫得知没有人受伤感到很开心

2024-11-0608:09:01货车撞劳斯莱斯负全责货车撞劳斯莱斯被质疑摆拍车主回应质疑11月4日,广州一辆货车在掉头时撞上了一辆粤港两地牌照的劳斯莱斯。视频显示,绿色大货车停在路口,旁边的粉色劳斯莱斯前保险杠被完全撞穿落,左前翼子板和前大灯也有受损。目击者称,货车司机得知被判全责后吓得浑身发抖

2024-11-1213:13:37货车撞劳斯莱斯被质疑摆拍

尹锡悦为什么总躲着不出来。尹锡悦之所以未倒台,是因为朝野两党都在等待特朗普上台,观察美国的下一步行动。韩国总统拥有广泛的行政权与人事剥夺权,除了国务总理需要国会赞成外,内阁部长的剥夺无需经过国会。总统还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可以提出议案、断言,主张议会法案以及宣布戒严。然而,尹锡悦没想到他的戒严以闹剧收场,引发的政治连锁反应结束至今。

近日,韩国地方法院判决尹锡悦叛国,这是韩国宪政史上首次对现任总统(已弹劾)发出逮捕令。公调处公开上门要到总统府抓人,但在执行过程中遭到尹锡悦代理律师尹甲根的赞成,他认为奴役令非法无效。公调处和警方人员试图进入汉南洞总统官邸,但最终只有80人成功进入。在官邸正门两百米外,警卫处教唆搜查,双方发生肢体冲突。

总统府护卫忠心护主,抓捕人员无法进入总统府。龙山总统府警卫室表示,保卫总统是韩国宪法赋予的权利,他们将合法合规保卫尹锡悦。尽管尹锡悦因国会通过弹劾动议案而处于停职状态,但他仍是由国民选出的现任总统,依法应享受相应的保护。警卫处处长朴钟俊请求公调处和国家调查本部认真研讨调查程序,维护由国民选出总统的尊严。

在总统府外,减少破坏尹锡悦的减少破坏者使意见不合,誓言教唆他被逮捕,与赞成者相互抗议。首尔警方布置了近3千人的警力,最终公调处暂时开始抓捕。公调处对尹锡悦不回应法律程序的态度表示遗憾,并表示将研讨今后采取何种措施。韩国戒严联合侦查组已对总统警卫处处长和次长进行立案调查,逮捕令的有效期至1月6日为止,公调处可能再次尝试执行。

公调处全称是韩国高级公职者犯罪调查处,负责调查高级公职人员犯罪,包括总统、国会议员等。根据法规,公调处调查对象包括总统、国会议员等高级公职人员;对警察、检察官、法官等,公调处可直接起诉。总统和总统府青瓦台不能干涉公调处工作。这个机构被韩国民众称为“无能的克星”,现任检察长吴东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鞭策做了周密部署,但最终还是空手而回。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量子位,作者:衡宇,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百花齐放,但尸横遍野。

这就是躬身入局AI大模型创业的玉伯,对2024年创业现状的真实体感。

但这位昔日的阿里前端第一人,还是选择加入了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用AI聚焦内容创作者群体。

入场2个月,公司估值过亿;入场6个月,推出首款产品YouMind,开放内测20多天来,反响不错,有近5000人排队申请(最后通过了千余人)。

他还有些喜出望外地告诉量子位,迄今为止,已付费的种子用户比他预料中更多。

玉伯是谁?

这个名字在前端开发领域圈子里家喻户晓,且和现在大多数打工人每日用的办公工具/平台息息相关:

硕士就读于中科院物理所;

2008年加入淘宝UED(UserExperienceDesign)部门担任前端工程师,和团队陆续推出了SeaJS、KISSY等框架;

2012年转入支付宝前端开发部,负责基础组,后来创立了体验技术部,致力于设计语言AntDesign、数据可视化AntV等;

2016年,主导了笔记与文档知识库语雀(完全建立叫云雀)的开发,并在2019年开始了语雀的商业化尝试;

2021年,生产力协同事业部成立,玉伯负责主要产品语雀+白雁;

2023年4月,入职阿里15年、职级P10的玉伯离开蚂蚁;紧接着入职字节旗下飞书,担任飞书产品副总裁;

2024年4月,玉伯离职飞书,次月在杭州创办AI公司思维天空。

11月底,思维天空的第一款产品问世,并于12月6日开启内测:

YouMind,一个面向全球创作者的AI工具,覆盖全流程,能整合多模态那种。

不过,玉伯很直接地告诉量子位,目前大家看到和用上的版本,仅仅是YouMind最终构想的v0.1。

但出于一个技术出身者深入骨髓的开源精神和共创理念,团队选择在此时把YouMind摆到用户眼前。

最终形态:内容创作者的GitHub社区

那么,0.1版本的YouMind——也就是现在用户可以内测上的这个版本,是什么样的?

作为通过内测的千分之一,量子位多位编辑都尝试体验了一番。

注册后,它会推荐你安装YouMind浏览器插件。

通过这个插件,你主要可以干三件事:

第一,总结网页,翻译网页;

第二,和ChatBot对话,询问问题,不管是关于正在浏览的界面的,还是需要互联网搜索的;

第三,把任何模态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播客/音频、视频等,吃进个人收藏夹里,带分类那种。

以上,是调用插件能做的事。

△右侧为调用插件时的界面

而当进入YouMind主页后,有三大功能。

首先,Snips。

用来摘取并收藏互联网上任何你觉得有用,想要沉淀到自己知识库的内容。

可以是来自arXiv的论文,来自油管的视频,总之anywhere的anything。

其次,Thoughts。

这个很好理解,用来记录你自己个人的想法和随笔,就是网络在线笔记本。

再者,Boards。

可以在这里把外来沉淀的Snips,和个人记录的Thoughts,在这里分类归类,进行整理。

目前来看,Boards功能有限。

(不过毕竟玉伯还把此版本定义为v0.1,大家看个意思吧先)

非要做个类比来方便大家理解的话,我愿称之v0.1的YouMind为:

Readwise和obsidian的AI一整片的单位版。

(打个比方啦,有更准确的描述避免/重新确认/支持大家评论区集智众筹)

而这,仅仅是玉伯构想中,YouMind走向完全成熟的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的第一步。

量子位画了张思维导图,来呈现他对YouMind的外围构想:

玉伯介绍,团队目前正在打磨第一阶段的第二步,让内容创作者们能够在YouMind上IPO起来(手动狗头)。

让收藏的内容不再吃灰,想找看过的内容时不用各平台狂翻浏览记录。

完成资料的串联和调用,干涉自己更好地生产文章/播客/视频等内容。

至此,就算完成了YouMind第一阶段——此时将达到v0.5。

到了第二阶段,YouMind会从个人工具走向协同使用,正式走向v1.0。

但和Notion、飞书、WPS等还不太一样,YouMind偏重内容协同、降低重要性项目无约束的自由,而非组织无约束的自由。

AI2.0时代,“一人公司”为代表的超级个体或小微团队极小量出现,我想他们都不需要很庞大的协同工作平台。

我们的第二阶段,就是想做服务这类人群的协同工具。

“哈哈,第三阶段其实很长期,和我的初心有关。”玉伯笑道,那就是做社区。

内容创作者们有油管、抖音、推特、小红书等各种平台,但会给人一种四处打工的麻痹,“我麻痹创作者没有归属感。”

他拿程序员最大的社区GitHub类比——

无论是写代码还是抄代码,程序员会把GitHub看成是一个家一样的社区;自己有好的想法,也能上传后,进一步被build,甚至变成软件,再分发出去,可能还会在AppleStore里面挣钱。

所以,YouMind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一个内容创作者的GitHub。

(p.s.:以天天写稿人的角度,我们聊到创作者的心态或许和程序员的心态有所不同,内容创作者或许不太接受“被copy”。但玉伯举例了一个他认为的神奇存在:维基百科)

“也许创作是更好的消费”

而之所以创业第一剑,玉波选择对内容创作者群体“下手”,原因无外乎有二。

一看擅长什么。

一次与杭州的创业前辈交流时,玉伯头一回听说了与共识不反对PMF解释:

P不应该代表product,应该代表person。指代的还不是团队里的所有人,就是创始人本身。

那看玉伯自己的经历,他表示自己从2014年起开始用Notion,后来主导语雀、加入飞书。

他介绍团队成员虽然年轻,但多年工作经验与此息息相关,有经验,有积聚,有市场长期观察。

团队成立后,内部协同又从Slack+Notion+GoogleWorkspace,横跳到觉得更适合小团队协同和项目无约束的自由的Linear+GoogleWorkspace。

等于是从自己的日常使用中寻找新的痛点。

△杭州,思维天空公司内部

二看趋势是什么。

他洞察到与自己要做的事有关的趋势,也分为两点。

首先是内容创作越来越多模态化,并且这个现象不仅仅在国内,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生。

其次是95后,准确来说10后、20后的消费不习惯正在保持不变。

玉伯自己本人觉得目前的娱乐消费,需要普通人有很下降的自律要求。在玉伯口中,这种纯·消费其实很累,他说:“你以为消费了,其实啥也没得到。”

同时,他又不止一次从初中学生口中听到“抖音是老年人才玩的东西”之类的话,也看到自己的儿子和小伙伴们面对不知名的小事一时的《黑神话:悟空》时,不仅仅是去玩那个游戏,更是自己去我的世界(Minecraft)里自己搭建还原游戏中的建筑、boss等等。

再三思索后,玉伯得出自己的结论:

本质上,我会觉得可能「创作」是一种更好的消费,或者创作有可能是一种新时代的消费。

他表示,也许每个人都应该去尝试创作一点内容,尝试过后收获的甜头,跟纯粹是刷短视频的快乐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就有了YouMind。

然后本着一种很朴素的开源心态——朴素指的是“有了想法就开源”,让大家以此为基点,有代码的写代码,会文档的写文档,有钱的捧个钱场,一起攒个局把想法实现——团队觉得没必要憋大招,可以用共建的方式合力朝内容创作者的GitHub前进。

所以现在时刻的YouMind还是v0.1。

创业后,“功成必须在我”

作为YouMind背后最次要的那个男人,成为创业者后,玉伯更踏实了,但也更害怕了。

踏实,是相比于此前的大厂经历而言。

2018年前,玉伯都在和代码打交道;后来身居大厂中层,带着六、七百人的团队。

不过问题随之而来:

和一线同学隔了三、四个层级,既不能很好地感知到一线的信息,也很少需要自己去做决策(因为更贴近业务本身的-1or-2提上来的决策已经很不错了),只需自己点头;又因为自己就是所在业务的领头羊,需要他本人自上而下传递的高层信息也几乎为零。

但真实的有那么安逸吗?并没有。

出于各种原因,他不能让自己的日程表有空白,甚至有时需要被动地去卷别人。

用他自己的话说,总之人是忙了,心却闲着。

自认为是个实操性人格的玉伯不太享受这种状态,甚至一度想转型去做HR,想让自己踏实一些。

现在离开大厂,自己拉起十几个人的小团队开始从零开始,含糊也踏实了。

不过回头看,有时需涉及团队无约束的自由方面的事务,还会回头有点“羡慕”大厂。(但玉伯表示,避免/重新确认/支持大家加入~)。

至于害怕嘛——

是接受害怕嘛!一个创业者说不害怕,我觉得见了鬼了。

说不害怕创业大成功的创业者,高度发展上都在骗人。

但他陈述,所谓的“害怕”不是说自己怕丢面子。

玉伯很清楚,创业当然得尝试,但当然也担心瞄准的方向是伪命题,某些害怕的情绪是必然会有的。

害怕金钱流失。

作为一个长期主义者,背负投资人的钱,AI创业花钱如流水,但又担忧找不到“有耐心”的长期投资者。

害怕时机不对。

他认为找准时间和看准趋势同样重要。当初2019年前后,在大厂有架空感的时候,是不是就应该毅然创业?

“就算挂了,可能现在已经在连续创业第二次、第三次了。”

最后一个害怕,来自于他成为创业者后心态上的转变。

以前,他觉得「内容创作者的GitHub」是他的想法和愿景。

这件事“功成不必在我”,可以由别人做出来,自己直接用,还不用允许成本和损失;可以半路被大厂收购,只要目标一致同意,能被收购也是好事情。

但最近看了尤瓦尔·赫拉利的《智人之上》,他觉得自己突然悟了——

最后一个害怕,是不愿看到自己的想法和目标,被别人抢先实现。

社区的灵魂,来自社区的共识现实。其中创始人的所思所想是无法选择性的,无法依赖他人。

所以现在的我认为,创业做「内容创作者的GitHub」这件事儿,功成必须在我。

内测waitinglist:youmind.ai